不知有没有人感兴趣,贴到这里和大家共享这一篇绝妙好文!! ur/:aI  
 s|Zv>Qt  
 1uc;:N	G=  
 EMS$?"K  
 }RkD7  
《夕歌》-转贴 Y&*nj`n  
 x#tP)5n?s*  
   `H|#l\  
   昨唔同乡乡音改,  &PEw8: TX  
   儿时心事今明白?  -$j|&l  
   南风夜放花千树,  eJZt&|7N  
   笑听雨声爬窗来。  'A#l$pJp7  
    )G$0:-J-  
   夏日的雨夜,屋外风雨大作,屋内却显得格外静谧,在零点钟声敲响之际,书桌前的我不由得吟出了上述一首诗。  |+Ub3<b[]  
 ]1KF3$n0
  
   心中涌动着审美的情趣,窗外的风雨就化为了律回的伴奏。胸中有片绿洲,世间便永远是“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天。  #xxs^Kbqa#  
 4--[.j*W  
   音响中缓缓流淌着一首歌,歌名是《夕歌》,歌词大抵是这样的:光阴如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会/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说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盼儿归/我们一路莫俳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  gG46hO-M%x  
 n{.SNipU  
   此歌的作者是李叔同,即后来蜚声中外的弘一大师。他在文学、佛学、音乐、绘画等领域内造诣极高,和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一道被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四大拓荒人。他创作的这首歌内容浅显而立意很高,言近旨远,有极强的教化功能。试问现在流行的儿童歌曲,哪一首可与之相提并论?如果要说的话,恐怕只有罗大佑的那首《童年》可与之媲美,但那也是多年前的老歌了。  y/Q,[Uzk\  
 }{)  >aJ  
   有教育家曾说现在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来,我同意此论。教育关键是要给人揭示人生的真谛,以及对理想孜孜以求的价值。音乐不仅要给人以艺术陶冶,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幸得我十分疼爱的几个侄辈甥辈都很是喜欢《夕歌》与《童年》。  .\AbE*lZ#  
 0h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