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tnL $v2e6q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T%|{Qo<j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wq$+m(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6v(?Lr`D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Yxik.S+G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g{{DC )>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0;9X`z
J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a=n
*}.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vz'/]E bzYj`t? XFJGL!wWm[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LYY3*d /dGpac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9yla &XTD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QP HibPP: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
NSb8@ 3、长方形: 1.29%O8V_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X@;;
h 4、长方体 L-.
+yNX)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oPP`)b$x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r6_g/7.- (2)体积=长×宽×高 V=abh G`1!SEae 5、三角形 -\=s+n_ZP?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66ULR&D8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F/33#
U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PM
]|S`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VZhtx)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WbF[4x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R^X3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6! `^}4 (2)面积=半径×半径×∏ +S/OMkC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Bu W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EjxzX1: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h=:Ls]ZU (3)体积=底面积×高 *Ae>
,LyE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FfEP@$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LOV)z|} CshYUr - t!^ j0 q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_kis "u29| OY 和差问题的公式 ;1x(~pD*o (和+差)÷2=大数 pjG/` (和-差)÷2=小数 =+>cTV 'Lm\ r+$F 和倍问题 .8[*`%K> 和÷(倍数-1)=小数 W}^X;f 小数×倍数=大数 tZ|0w
Pp (或者 和-小数=大数) zsM3
[2E* )wT@`p"4 差倍问题 ]J|]IPXy 差÷(倍数-1)=小数 _,r2g8qm 小数×倍数=大数 G,o5JL"t (或 小数+差=大数) d2'1
6.lV JK.<(=y\ 植树问题 a6Zg~>vX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W} YXLFj?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j_]#Ew\q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BF)
!VnJ 全长=株距×(株数-1) r xlKoa 株距=全长÷(株数-1) hbfN1"z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GnT Cq_\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Tfsx&
k\ 全长=株距×株数 Owd{; 株距=全长÷株数 Lt'FA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_#;UXAi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LT+
QW 全长=株距×(株数+1) M/<>'%sj 株距=全长÷(株数+1) =(]yl_ mf4C68DI@u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s}w?Dvo \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N{kp^Byim0 全长=株距×株数 ::<v; `l 株距=全长÷株数 jimWLF5Q5" J
ZH~ { 盈亏问题 &Ul8h,qw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y}aKL(AaU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o/dj1a~U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i:c!
l9
\\U,|}L . 相遇问题 a ][t#`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faTp|T`nY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tCxz(vKz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Tj(DdR#w /[V} 追及问题 4$W}6v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nC6 ;:uM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UqZ(,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wlC7;u W"3YA+qpI 流水问题 8&q[jxI@8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u7>{#]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PMQ$s>KK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Z;SSH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opaRk.p qnO>F^itF 浓度问题 7&O0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r2b_$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YB`
1S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o57r ,`N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7|Zs]6 pDYcsC{p 利润与折扣问题 @O]v.<8 利润=售出价-成本 rf\/Y"D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dByaY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I
\Luw*: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LZ'Y3 *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 ]Y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G!<-9HA5 NC@L,)F 长度单位换算
Sm5T/&z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uCZO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BQo$c~ 1厘米=10毫米 -d+o\qp"# .#Vup{. 面积单位换算 d
U}kimz 1平方千米=100公顷 Al}D~6MD 1公顷=10000平方米 I9VU,8~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Sv#S_jh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7cMHzhk^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b=
$(`y m7$t$/g 体(容)积单位换算 UiE 1TD{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Gf<f#.5y
,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jc<d,]
1立方分米=1升 Ea<kc[Q 1立方厘米=1毫升 wf
` e3S 1立方米=1000升 q$iGeE# Y'&rSHI"
重量单位换算 tDWoQ&z2t_ 1吨=1000 千克 ,#V}qSKUS 1千克=1000克 P >>VBh? 1千克=1公斤 1#Q~aY qT153dNA& 人民币单位换算 ?"@`SEdnU2 1元=10角 EX"o9' 1角=10分 ]=Tle&yM+T 1元=100分 k`(Cwp{Oc aGz$A15# 时间单位换算 Kry^47"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tS[@3h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96l(JlJ)B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i|BVnoE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IIh \d.o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71;%e
;'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0"p)O@s04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eUWf{(_ tX.fbL@T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Bx" eX>A8 ]@P!Q&V #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q
yT,K8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9]4 W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u%24%
Q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_Dq,\}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Rlwewxmr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Oaj$Z-
f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G2 {R5F !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l8&y;-T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 i8 b@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bc3 T8( OAiSE`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Bw Cwy v$d^>+Y#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L]e@./C$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z1E]{A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8o[&50y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o`,K TYp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c(Z?`p]R1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96#aGh>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K)ue@?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wAA9M4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JIOeDuw+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is6M{K3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E{8-VmY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JqTR4[`Z\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Sv>bU4LHf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kyw3*LCn%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bdYx81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N?raz2mEi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_C4N6YdU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v[L<S{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6<L_31%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EvGKcu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AQxsGH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oO@;`'c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QLLMSa+! \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Y'U]!c9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a41Wn'tZ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n4A#T#D!t3 全等 Ox%.We5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s`dwE*~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_js-+w6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9D`p2c
O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HRL@~~Z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7yVvd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0
zn }l6OS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x%J.$o[<_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qe_qag9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Z!hq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X%R )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jccSjGX@w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U$m[{r2M 一半 o |"iW" +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8e4TD9E0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t}^8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pw6#yi8`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5<['G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fN_Ilg)t?5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t2Y2v2 J 平分线 ozUsp[W >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 =\/ C<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kE[Hq-J=N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Gt`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AAc*\K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M{)|9F 即a^2+b^2=c^2 c[zGWF#1>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Dd'4W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w|[{xn^R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z$!9ufY,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LXq0hI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Aa!#=V1d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S4C4_*~Vd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T*89cEu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njGZ#{"eC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j21>\K!p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M
$\!SXL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0)] W%F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9d<,q;uR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LB\+*P6QM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Sau?Y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lQMKx0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J\! 2\Oo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KG;d:l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g!I0UAm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UZ-[vD1n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OhiY <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neBcS[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iPK:gK3Q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r"$~Gg.%(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cno&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kJNu2S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 C
3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c.{t +OR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pT<}n 9yB5 对称中心平分 5J2tR6u-(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7os3~Mk9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fqm-?vy}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HLb`'TC3r+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5z"Xy3J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_u|Td(n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K06x7W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m
?#WQf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Wu@v%!0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Jq8:33s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v\o@ArX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7*d2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V]W-**j< L=(a+b)÷2 S=L×h <d
~IdK'\x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l|L
]==M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Fx3 X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VpyqVbx1 /(b+d+…+n)=a/b 5c 6 9M5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k`=&m" 比例 YDjjhe+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bZCNW$C3l 的应线段成比例 ['_W<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TY1'#1U;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CT[CM+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uZXG"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U}c05GiQw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l
b:e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Lt2<3
DB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D{p^hd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3FsX3K,_X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I,R NM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F-GrQd:O=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lnWscb3t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d 6=Z
=4w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W
Bk} 比都等于相似比 E6+ 6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T0q.!d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I#U)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a+
s%9l 余角的正弦值 z+{Q(8'b]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2B[I-
K s 余角的正切值 Ocf :73t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tJ@+(tqw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V*%Lc9<d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vC%Hc/&.}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r68d\N`.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7}e~*bM?`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mNd9 ]<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LB/1To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XLj|y#
h 的一条直线 8],
tGMu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TFI$>Oz|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q{2
+Inf#: 111 推论 1 RCY}JH>}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qt=nN-AC(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fK10{>E1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b0aV?A}th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O)D+u@RhH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EncJB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 VMO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V]
6CHE:BS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KvNw'3Ua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HImQ.y!B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g 5Lf) yG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fDrjR6xV 所对的弧也相等 v{O(}@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ilTU 是直径 &H:2TL!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c^8csQ fG 直角三角形 4%>2>5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O5(O oDa 角 v
O@7o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c;doxNd6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CH] +S>$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R=<uf:ca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qrkJ:
线 a]t| /Mq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JY3c
M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G4g;YHy|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w'&QNm>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5uO.@0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Q+z y\T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d.h!`<)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_KAg1Ww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iu'At7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ftccga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hjKJ 段的比例中项 OYj~"-3y)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P$Fq62;}r4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g;\_MbfP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I`S?2i2H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_1K1i"m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