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l'pu?TP{a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G>3]A5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t *8k3"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nRgYSE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u:6PAVW?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yHJc$OlMx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li U=&wM>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Ll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p1aF/1$I 3@d{C^\ igoUKDNiQ-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0%K/gd#S< gK`o;` ^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I3{koI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nb
-Je+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1l8kuwH 3、长方形: NI@$"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dG}.T_l 4、长方体 >.tP7=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KDT0 ;/s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W7j-siWJ (2)体积=长×宽×高 V=abh "agc*o~!F 5、三角形 -T
s8y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f_4%Now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
RO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rh8.kW-K_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n@hf{hA[a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u. /2]n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Fj0a+r,h!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Ca&p;K9FR (2)面积=半径×半径×∏ SGZ]_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P)7b,3pe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fs43\m4=m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gwf*M3( (3)体积=底面积×高 ]~')OSjw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Mtw9[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ZPM,ZGlu: UL46%MFQ
\ nE~HcxE
/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6jdv|fu 500qg({2] 和差问题的公式 r_5k$
u( (和+差)÷2=大数 SP&Y|I$: (和-差)÷2=小数 6I)1[tU 3Zr'Mn 和倍问题 X_j=u1*5 和÷(倍数-1)=小数 qrWeV8ur+ 小数×倍数=大数 3eq VY0q (或者 和-小数=大数) Z5oX
"Yx >N&C-6W 差倍问题 r]C`# 差÷(倍数-1)=小数 #Cwzk{p( 小数×倍数=大数 2u(v hJ
F5 (或 小数+差=大数) <`'^rCWI? E
yv|~D 植树问题 l$i^e|*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TpzJcd"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Ab"mX0n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DgJG: D{ 全长=株距×(株数-1) bZ/4O*B 株距=全长÷(株数-1) 7 Q`'1oE?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1
z4s1Y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Iu N(# 全长=株距×株数 .g|D 株距=全长÷株数
D<.zdTo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MzF9 &{N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uC`7a 全长=株距×(株数+1) ;AFF7N>
& 株距=全长÷(株数+1) z_Nw%V4kr z%F68f73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3#IU^6l:1S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f;Iaf#V_ 全长=株距×株数 RWN2P6 株距=全长÷株数 H-*"%SJ #ny&bJj 盈亏问题 0Hs\q!5Q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uv:DO6 {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M"E ]r=1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3\=
iB&Gf| SS4'yaQ 相遇问题 c]pO'6]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v}$s,j3NO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BUuU#e5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nDdF(|Qt /(aKhUjhb 追及问题 :4{;^|RgU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dHcGe{T^(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WWO@ULGY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HJ@/s!J !A. Kb74 流水问题 xnyp'O8yk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QO'=O
}e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WFOO6
kM
z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bHId
!d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Kn#3^>D v4:g*MD?~ 浓度问题 vYYLn9}5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p6VHa$[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6,qp?/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PaDq+fB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A?
=(q Is87
9_Z 利润与折扣问题 Fu
K(SP3 利润=售出价-成本 :+Pl~X"_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SA,Z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6^8Q,C1@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D^E+#a 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hhS]wM?B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j(wUp-W \F|L y >g 长度单位换算 >=|;2*9v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8?n6\cF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z:Xdx\l 1厘米=10毫米 |;L%hIR[
,| \62B` 面积单位换算 m&'z|eN 1平方千米=100公顷 0(uNFyIG 1公顷=10000平方米 ^'g1? F$_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xk1pZQ8c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QQd%V#M?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mw *@M7J 体(容)积单位换算 1I'ep\`"X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U 0$?:C+?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aS7[s6 1立方分米=1升 K?y!zy 1立方厘米=1毫升 Ly0U')D: 1立方米=1000升 wbC'SOM A.mIqu,: 重量单位换算 %cWy0:F5VY 1吨=1000 千克 Rwy<#9R[x 1千克=1000克 qJ;T$W=NG 1千克=1公斤 UE3#(:xA w
Wx,}= 人民币单位换算 Dn[iA~ 1元=10角 P5:X7[ 1角=10分 9Q!X~L|\S 1元=100分 `OY_v=} ,W'?F9Y\ 时间单位换算 :&]THUw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kLL&`ii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 PzlhTL7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c vXuxCm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2Z ?
N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DqeO8?Q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G4jaHpPi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lS`hJ: B!Ss
35<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QSCky*i BjT0mk"P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XG18V&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OV l,o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H-(-v^T*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nFVQOr;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s}~
'o!}W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iNTw;ov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wYf9&}k\4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Z0OzWe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s=$D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G1Qc\mp zH0{S.3k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IZ2c<B5& lC/4CPKtV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R+c
{Pl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Kc}R)6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j]pJ]F6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q><E?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ty8\@l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JsOu
*9R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t/6t{*-w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Eua\N<!aai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uZOpeviQ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n3-2;xuNKE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u-CC UMR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zuWfR&U|W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Nj'M~U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Zb|EI%<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HWr")%EhD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I|6wPV?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DhQYjC[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y-b<J?H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g4m~B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KUC (n!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LvpYRU$P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L9I;]:KY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tbE
k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w3^>{2iqq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ODGOWw0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tS 4h 全等 \#bk$R@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Ax#$z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6 u3$ .Q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Wr \rruH6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UTatcn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DqLZc01>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hM!D6: t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v_H;UU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P|"U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x<
Td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mUj=NRq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F5CV<-jB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t"0Z=`Wi 一半 lP@/x+6tg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Z:\=0`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St"GWY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G/F0)M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9 >jWNx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Eb {'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pGZI697 平分线 ))M; .b.D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t~xp&LQiY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l7eB@O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HT=LX3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_084GK9{W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VQ{.Ls2`Z 即a^2+b^2=c^2 !MOgM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6mnXpM.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D |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L#HE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XO)|l8t#$=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O"EK~x}/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p^G:h6|+|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E7eOKNVC#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JRMe(,u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YPvh]][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WxG|)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1f?'i?J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y<|vcg8x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R<}Yf[TQ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X-F|&yE~<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F[.9Dp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jUxL=]r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U]!D=+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LL~bq(b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a0Y/,S*K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A7~~{9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 H)D@,@ &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E%CJM+r!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t
()]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rYnjQr2a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0@R @L}m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Q0HqOq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q4XS
E,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mQOW]x% 对称中心平分 J%?'Q{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3>[_2}l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M<3P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V 0<>Xo%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XYbc1+C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0Hz*L,Bh4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_)q,:g~fu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yqpb_h9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giy4<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EwSE;R -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u_-x3`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c\.8hd=<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v3(W4G` L=(a+b)÷2 S=L×h mdu5aL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ZJotg*I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mVYLI!n}0#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8ODrW!o /(b+d+…+n)=a/b
C0\A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mWUo:(U
比例 AiXxn'&i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L4_] 的应线段成比例 5feCA ,v7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i,=CnZCh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R3]Ra&h6N)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b|i94y(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m6P!#=a:l<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b"+J8W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UFr??ZKm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M1Jnn4w*d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L&hwXAO: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R>!HY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Y4PB&pZ$O2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cBFft}D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iJg3`1@j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w5I
+5/I 比都等于相似比 ]M|Iy~
X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8oI)q4V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jcg[|-'/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O
cM)Z6h 余角的正弦值 ,+0>p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W/O&
(t 余角的正切值 `P&L. m]|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Z8\c
'xN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W/PZD (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 PoRnx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sR`WV6!9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gAe*
kf1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Qh )QdW4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Xa._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bh>_ W_h 的一条直线 RlU=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zpmy3Q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l\W[WQPh 111 推论 1 9/LI[{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sjLI^#a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YaN.3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Vi~9[&.E\!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mw<$'pm0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em
@\S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5 vc''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j HT2|VGb*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lY5a=mwHU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lVX~r4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6"-Xf~u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I!y[7^R 所对的弧也相等 {
1^9*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cBQE=]6 是直径 u$c)B<.UR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Ju$vuEO 直角三角形 s)q;{wz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XVJ$nz
W 角 W&[}-E8<Y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gB!K{ Io'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0GAW)q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m:77pE&o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Ly?yWS-x 线 @g*=xwve=~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f`X#1w9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0`
Q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xF 2!t`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lZTD>$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dU]>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jI$}\*g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gt3;Xi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
%p6+D-C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A*ImruV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F`9;s@V* 段的比例中项 N@UO8'"9K&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i[b?W$]7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SSANt?\Z<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cGw* edgp6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Tv
%6iaeE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v%|()Z0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Aj06"ep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CB5 ~!nKv&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8L3"c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4'pg>
;*.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T,h,)|:I^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RHo|&.B;+ 的外切正n边形 P7n+@L$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c43"o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lgC
|3]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6aG/=fq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J7R+|GTcx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H4'xxsx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Dw3IrOM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DCfV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h(hb?f@1: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h<oQ9zW)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L0ax o6^^hc\ W?m?r.K?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M*Pt DXAA[hUjF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8$!/Zg C'ZF#Z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p&=F:- a3-b3=(a-b(a2+ab+b2) !m"(SJn"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F:PWG` |a-b|≥|a|-|b| -|a|≤a≤|a| Za{sT&(|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G`NH~C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p1 tfN$- }SHF 判别式
^a@Vn\V1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ET4 C/nb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X*Mw0;+T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QKYGeT7&Y' v>TI.;{y 三角函数公式 9k_3=KS3N W P1
>) 两角和公式 tk5B
b`a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XfFZ;ul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h 5Y3
v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
?T;JRc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Xidt\08s !*wK4UcX" 倍角公式 6Cut[*lj^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Do
}mCv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I(r ^q" S5ofe]tS@ 半角公式 3\
6UH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M>df7.N7%P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o
4k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L_n=B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rt5UT~ i]Or'L0c 和差化积 rm*Jo|eH`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Gk~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G0Wzx)3] sinA+sinB=2sin((A+B)/2)cos((A-B)/2 6=]%Y cosA+cosB=2cos((A+B)/2)sin((A-B)/2) _p vL b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B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_s./^B_w! >a98H4 某些数列前n项和 j;fmmV@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P)~PrTa%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6O(he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8o~<\eF% 1*2+2*3+3*4+4*5+5*6+6*7+…+n(n+1)=n(n+1)(n+2)/3 ,,r%Y&:`6 AF5.gk=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b-Pvw4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bo; . )2mi6[qs0l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jcF/5u5e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Pg%OFhA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f<A Bs4w $l}MB7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ve8);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vkan+~H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UO}Kk*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5H#3PZaQ *ms?UFV[r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SkdP7 ) kWL\JDZ`.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IMzhEm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V:rO;qX+@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E)%]?/w <{.o+~k (
q^u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