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qJ|i%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qzhkKu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_!Pi+l4p/}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9c[bhGD?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Q2:rWE{K!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4wGBB{X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5evk_f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DWKG~r-%
$&1D l e+:X%a4\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gZBKe!@a| 1$`|$V1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7oo`KcQ|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L\5:od[E
P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U"oHPK3"TA 3、长方形: ,Q.[L
c=w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rlkQ'DN 4、长方体 }EP}D?Mmu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QpRk5NeLe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ii>^]iT (2)体积=长×宽×高 V=abh qq3/K9 #y 5、三角形 /I{K_G@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no{9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v+
W>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9=f#k%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dBS_N/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R
%q:].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7f%L-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d~\ (2)面积=半径×半径×∏ G9GHBwT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06Q9X!xD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LC$M_Cpw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pp(?rE$S (3)体积=底面积×高 Qw
ve-[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J8 gW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j5A>aj 0AF,} &$ (44L8)I.D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n_k`L(8* D,|TQQ 和差问题的公式 A (p^Q (和+差)÷2=大数 uH,/S4?X (和-差)÷2=小数 BPm")DMo R(
,m! 和倍问题 C' {B 和÷(倍数-1)=小数 m AET`B " 小数×倍数=大数 -$Kc"rX (或者 和-小数=大数) mN . g9NE>n(3 差倍问题 S)W?W}*R\ 差÷(倍数-1)=小数 E1dhj3+3 小数×倍数=大数 ecO$L<9> (或 小数+差=大数) U<>@)0~7g! /3VO!V]u 植树问题 ZS=;)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PgHmOs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B9$pG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5'eiYms 全长=株距×(株数-1) [_(uz,' 株距=全长÷(株数-1) O*!f%}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BUV4L5(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b0l?P*Ff
全长=株距×株数 %4t?X 株距=全长÷株数 f8V
)nM+v"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eVB43]g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2J%L%6z8~ 全长=株距×(株数+1) }2:q#}" 株距=全长÷(株数+1) IXlk1tHN4I dLeos9M: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BE],PCpPr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XKDX*x G 全长=株距×株数 G l2WbY 株距=全长÷株数 5rc3jIXc{| R0F [ 盈亏问题 oiC@ /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_MuzD&^qE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3"($-U3G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uXvE>VpJG /q,=!&f2 相遇问题 +$xw0)|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H8B2{]HAt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7i'clB9!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uv$>Fauk
)s4:&! 追及问题 >n(dyU @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N}<!k#d
E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Sa0IRC<LV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4Mz:h^ TTbJ9O<43 流水问题 <|]i3_Z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s&Al4>}.f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U2tgBF?)A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p#-=mXE/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r`.Bj0 mAY/J0_ 浓度问题 j]`hy"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j*0fb!:]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D`R"vzw=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s{{8!Q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F9d6#~ 't
cve2Tt 利润与折扣问题 "%S-(ue: 利润=售出价-成本 %s
9*?6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VUP.
\Vry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wZ69W$,p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VS_\bIC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a/H5Y,b>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q?)5yukeF ZNpC&
"`G 长度单位换算 TU6YS<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_qpIdQBo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aY;34SF 1厘米=10毫米 >{-rl@^H: "gzn%k[D9m 面积单位换算 6ecx!uc$ 1平方千米=100公顷 vu}U2 0@ 1公顷=10000平方米 )8'v@8;-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0UfX{.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vILB$%I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Zs0W{OxU mwN"Cu4t 体(容)积单位换算 X+<9-]=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m7RyFnR2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9`5.0** 1立方分米=1升 .j"heYF) 1立方厘米=1毫升 Ktvs*.? 1立方米=1000升 x\yr~$}(J 6}0_o[23 重量单位换算 +JY8"a97> 1吨=1000 千克 ( ]0F3@k#s 1千克=1000克 UV av^<_ 1千克=1公斤 vb]uO ' l (Q
^=^s| 人民币单位换算 R>1oF]w 1元=10角
w5rtYTI 1角=10分 `ZO5-E 1元=100分 6c27X/'Z .6y*Z+Zg 时间单位换算 ="f-I9y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lbw+!{Ch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Io>U-Zd\>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5sPw^{,H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ur"bU1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dM19;R@4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lZ-xU1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m=/HUt3(&0 yx6^ mis4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p_e
x `[XH=-p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 1
/`m19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0;,Y_61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o1b.a*SZ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E}PbZt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J7e/+W~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2']0c
z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a?4Asn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qu]a+cYY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m0=YAlk?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V'
.y_ ~mr&d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CS$c? )"|wWu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f{4_ts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dcBE.%<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u$*'EsP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p]?eIovi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w)1SZ}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zf5%|7o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WE_'u+!B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ZCb@!V}=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sSD&'K=lq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wZ
$Hq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yd'cLZd<}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w^n&S=E E~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7}~nQl2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knLkbiq7,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x/H2r'1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YcR:
_ac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vc5NKv#n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nw_|W)JVQ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k?t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B}*\ pdJ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05lwP*r]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5iO2W uur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gbh/`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HF]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zH\P+*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yp@cn(:~ 全等 3,{;wJ
Z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0}'/p N>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l\l5'm8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U(KQ:j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UZ_1nY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K|6}g7&X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4`cf FowK~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xG Y!r"[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ehYE ^%N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B6\/xKmv?8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i?8Fuz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S$R=!3* "V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Qy=tkCN 一半 .L^;aL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kkj@!1q(wO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eI|~neh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yqEXx5{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YnDaBpx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MrOtsX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Ia:>ocE0 平分线 ^L
Xr4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A*sub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I\rjw$V#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W?.xtQEv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9ao?\]&t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K:Z,4Y 即a^2+b^2=c^2 mz;ExV16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A)d0Z6G`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Nqwwx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z~v-8aw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p;R&h4H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k<f0mo
xs'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l_D+B;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u#MU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y0kX<M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xDIK8d:I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LW("/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h"}F3E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kI5LG6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RC8-6s& ln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W.D^^)eCV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s k~7"v{Y.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Z3ODZfu>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i12G\Ye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W=|'&UU Ul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j.+,c#hFo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XuZgyt"=r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IBNb!mPu%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LUz`P6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UjRz5L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y^kC2DS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9c1q:>|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e(`r"RrQ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R]HLW*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98_os2` 对称中心平分 qEdY]t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kA;uw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N-yu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SYOtzg%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W&Xi&[Ux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P>x88M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5"q{b1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r8FA
V9A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KpS=oFX{}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v.=
7cL0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1l8Y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60f%J1u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y] Cx[ L=(a+b)÷2 S=L×h ?6I`$ &OA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L-- j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A^0-%Ygl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I>-}ys`[ /(b+d+…+n)=a/b C)9-{Yp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p!?7; 比例 gq~`!tW'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oW(8bd) 的应线段成比例 ]x3 )OjH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KQ\4u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0&r}'f?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9{A*[.XK]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8-b~p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09G]t1!,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6G-XZko~a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fg1uqS1rg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K+yi_n L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hKsx7`[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p{SIGpbR&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pH@yE Vf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OHNz!Lj:d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6+PP(>e
m 比都等于相似比 'Nx"_jQ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dPgA~~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r'hX#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y6s/S. 余角的正弦值 x0TE+rf5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e29j'u!* 余角的正切值 HDu|KW$o1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O
U mZ|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coA30YR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Tilr%D(Q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Th~pju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Dr7
YquW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ueH@A"9;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v yP_qG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JT&lyO< b 的一条直线 td#m>
S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t={9h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yHzp
111 推论 1 >Wpd q( o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f\~w!-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R9+f^o`W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xu;^F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Ag1nxV1M$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ASBP:c"t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aIWpgUd`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kll,^A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ijO|%?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Ox'KC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MUN:}S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 %2~%FVb 所对的弧也相等 eMH\]A~v"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SBw'z(U 是直径 *\Hut'7 d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_,- \; 直角三角形 U?(,Z$:N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Z#yEiW^ 角 p 4b6TI9;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DJ%Yo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4COPUBpPV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kQ)2DCbdn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D[~54 线 L;KLmxy#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p
cm1IwR`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9@*4^Ks p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xrJ0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OfAl~ 4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osL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2Paw*"U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u]>K(tU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KtV 4)(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W=2ZlzS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P|aSbsk:I< 段的比例中项 dsbz\w3: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B
YFV[E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H"2,Q
T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Kc{B.s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HI)U6.'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nQEvcH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i l%9j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EVbDI yFn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_b=})**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Uf$IH!5;Z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M49Hm[0(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p."N:]H 的外切正n边形 VC!g,LU|-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0E&XD&D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b1ZHfe: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g4)f9>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qEjsAL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Q?9eu%G6I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CR|>?9V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OQT i$2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Aca?C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fO~nN{F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C t Q $>%zNq-F <R#:K7>O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6(HJYa w Kz*)C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ZPY84)A_} 8[8U49V9(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e9B$"_ &2 a3-b3=(a-b(a2+ab+b2) N=:xyv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Y&h0e |a-b|≥|a|-|b| -|a|≤a≤|a| u)ZZ/|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B_.>Q8tK;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0^gN$:e / pR,l5 判别式 I
RI<no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FN3r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wkTrV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r8L'C uQW d1> 三角函数公式 B#4 J![BX `
"bp-/ 两角和公式 T9'5V@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_K[5i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 Xi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
, 9Tf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q0\$wI GuJIN"P] 倍角公式 9Mv4=k^7|4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q$/#hN:e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lx~mn~;x 7|?Ht] 半角公式 v/wR)9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6r,zOs-I]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061 f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8OYnp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6K9-n}z ?Ye%k 和差化积 Y[fbm
n^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O+Nl5*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Lismo# sinA+sinB=2sin((A+B)/2)cos((A-B)/2 iWn7vv/t cosA+cosB=2cos((A+B)/2)sin((A-B)/2) a.AEF P4N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0+S'i82=M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h^b
= z7lbb*Xe 某些数列前n项和 ]g9n#$|.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KhbbGdmfS$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V0:db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sY'dN_F 1*2+2*3+3*4+4*5+5*6+6*7+…+n(n+1)=n(n+1)(n+2)/3 ]}AyDy6C ;WL0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v8A{q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c-a;nAR WJ]g7!Ks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2wgdrO|B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W>lq@H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2{#=Ygb0 vYG$>*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ve=
nh]N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N/AP8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2
l4`h)_q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x[1*e *K w/ilI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44?k: hzX&BI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l-k@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XecU&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faI4`.i GJuU?h#:/{ {*4Z9.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