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mz1g8M`@[D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E<dN=#f6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p<4':s;*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0i"OG( ,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y1X.Mvc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fp0Va!T(V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P.gSiz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7Q$Xv<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
yCV-L2J z/b*]"g, 1zRO==b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4<|u~n*JF M_K&x-H0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 R=YF*
t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14R
L++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7[LC*nrr 3、长方形: {y'kwU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 {I7sUQ 4、长方体 JK4 @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LS9e^7D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CR<l"~X (2)体积=长×宽×高 V=abh Sf9+TW 5、三角形 2dfA}i>k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x21e }Li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J++D\x#@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K-ebAaiC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Pq.kn{Sp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STe;Sr&p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K
4BMa]/U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AI2CfH#:C (2)面积=半径×半径×∏ S[M$>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P6Ei!t,>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X!!(Z;6A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x%1Rp[ (3)体积=底面积×高 0W> ",2|z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M3%<kk-_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Wm 61 'mF}+v^ s/V[tEC*z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F <(Y t&_lpffv 和差问题的公式 y+a&swd2(U (和+差)÷2=大数 Jp- hFD (和-差)÷2=小数 :[doYizk: \Z8!iruN 和倍问题 R<-KXT9 和÷(倍数-1)=小数 \B)<<[ $ 小数×倍数=大数 &3<]F
K (或者 和-小数=大数) 6]VTn- &!ZpBR( 差倍问题 =E}/Z 差÷(倍数-1)=小数 x>cu<,e$d\ 小数×倍数=大数 \GWC5R7Q0j (或 小数+差=大数) 8CCA/
6 %:lQ ~yn 植树问题 1Q<
a+
l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Zi,3"+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Yh=Zn[U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IE;5f#e 全长=株距×(株数-1) \T0`GpE 株距=全长÷(株数-1) d9s"y?8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s5)FdF8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_
0-YsD 全长=株距×株数 2;/hFwm 株距=全长÷株数 8Ex0[e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4y'REC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bTj,5,8i 全长=株距×(株数+1) ",a
fv{C 株距=全长÷(株数+1) ;6?K&}J)- =B 9U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8Xr"4;}f+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xQQ6D 全长=株距×株数 /-T%yuU 株距=全长÷株数 0!Yi.'+ lI9 3{!+> 盈亏问题 Ch3##-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5s;#C/ZZ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U/>5C: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c!zu0\[Id
l}JVRU{ 相遇问题 \ CYu;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c}A^0,"z>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rAWBuEU;!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Ap/WgVw; i>;G4 追及问题 D+OkD-8q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ed]zI9O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 o]F~x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eImP
V] 2bqwnRT} 流水问题 XZhhr1-<a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jg3`I@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BtspnVBez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N}\i!YUD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6s],v J#\/znT 浓度问题 <T['J]k%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79\
=)m}$Q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Ks4TBi&J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c-x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nN[,$`JD, wjkN%lPfvj 利润与折扣问题 ]Sh&8 # 利润=售出价-成本 p~t$ll0s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3 "xP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rie1F,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ctf'/IZ5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C#Vh7z"2&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
0zo>[c/p 4_$f"6 长度单位换算 $/Mk.(3'P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D3eK!'qS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34$D],D 1厘米=10毫米 Js'|N%pi QeGU]WU{ 面积单位换算 >QYxX<W 1平方千米=100公顷 ~/t#J 1公顷=10000平方米 @I%m}
>4Jm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6 `'^$wKs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b+kb7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di"*K*~y K|iNEhuc 体(容)积单位换算 [X|P(&\hQd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ZNZ|g_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QMHY\C 1立方分米=1升 kns[b [!H 1立方厘米=1毫升 k,2%%m 1立方米=1000升 _Q QO&0Z 8 _>R 'u[ 重量单位换算 =&vV$UtV 1吨=1000 千克 5QlJX 1千克=1000克 YPN|qn( 1千克=1公斤 grZN.zTO `|gCbs95 人民币单位换算 qFay]V(O| 1元=10角 GFvOrRlP\ 1角=10分 &kP>qTI^p~ 1元=100分 BP` UB
M`bK 时间单位换算 x[]n
\\a?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Q,>AT$|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M:ttzsd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mWZVO,t$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sviGS&J9h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Q?~l=}2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9rhz#w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a bp }~{]:b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W*P/~U= p0Vw@R=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VNs'j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o;t{YfK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_ >ul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Xvp z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MD%86m{Sg=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B|!Re4`0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NS\'o
)J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d6uL;eR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kM.zX|_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9}z^+TH /Z^+K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RXm=
ArN Q~jUZ-qN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dme_Ivt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rE>D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h`zV<j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gxwp:&lY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w<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Zvc{o8^z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rKO[;]_*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cEe>Lyt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G*ecM`Bl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LL|}S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T[kGg8`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T7[ItLZ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TKB8vx=#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zzM 'uo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1?1s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s^X n QhE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W@
p\Q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nfc&.(6x<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y8\44WKW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K1Uur>Pk%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2X0Xm{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35 ,[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nX[:y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GJ,&b|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F*QGzb
v)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Hg<]5 全等 ^;L;/I[-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j#29L"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N+B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JD.WH|sZ5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vuHqOAFNs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U`xjau+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V(I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Uc.K6%iI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0Nmd*r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ZXH(N*>2t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K?) &8S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iMsTH<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8yNqnD 一半 >
xT8[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Iu=iC.50}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e30! A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J\z6+,4E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G7#xg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XJ.vj+XXb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w2h
JP 平分线 <Dl7|M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fxjs"rD5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M5wj79'l"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asB@Q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C,47 9~J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W@#Y/L:${ 即a^2+b^2=c^2 A%pcP
zG;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moh7:g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ie~rPU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geua8;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gz8<&*2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MuO;<<,.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A)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EiSS_Lc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gE|_hfm
(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G> "w$Us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kf';"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f1Pj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g$D=2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Y7= *-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K/}S0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Ig~lD>dnr'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3Z$%2^LZ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Or0=:?4`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Hw6
m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RXhE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fVw+8 [d0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JW
(.,Ztm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Tw
=Jc 's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fs\l*nBig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Ne
Q/#[~g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g$~ktr+%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u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K%.\@l2Cp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4;x{@Ln 对称中心平分 ]JbGP{UiN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Yz4Q
!tL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z\@T`6`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Is
Rd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qD-{&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X?IJ`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9"Md0k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525W;
mu{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LJ9^:U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Jc/*w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XB
zcbS+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J&wrBVv1uk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P
E0A ` L=(a+b)÷2 S=L×h _uID3N%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1n!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zJ}=%)f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LGV"WE /(b+d+…+n)=a/b e+j7dmGa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o0o5 ^Z- 比例 nKT\ /}d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M#UW#+*g! 的应线段成比例 l@%MS\{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Ab/
gY$l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YRqIC -_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Pz1,/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6|L<
?
X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2s$dI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mu^WIj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K08xiMjl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wUv
Zc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5$/ED3mcK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3CuN8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OO2EgZ`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oIN!3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 =YE 比都等于相似比
\}Z5}~S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vdV@G`)HPr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IZ/+RO n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ZG3u 余角的正弦值 %N04k8z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Z+x,Awq 余角的正切值 ycTX\.KV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IOtSAf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ffdeWHR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r/@%=U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KB>b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K'j[cA^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f%;8]a9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R_`i=>Z-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i0~o[ 的一条直线 To.CY^M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nDhr;/"i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vvwNJyU- 111 推论 1 r>+
\9q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_SY4Qs`d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r3*0`Rup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W<x|ph
U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A^18r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Y xp.`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VyK[*kyN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QX-%<@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3 =|a|p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A!\g!*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KEEHb2q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Ba` 3V\M 所对的弧也相等 UiO%y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9Ra*bP ]1 是直径 D6fry\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nep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