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Y=t
?"E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N9 h|_ax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r1
!hfIYf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7[I +1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g)7@EU2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k~)@D|
?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9)ZYMx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VxtX%McK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YW"Zo8~!1 D>0(*O X.ecA`0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i
Gs6az tXcZl!3x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n]K$k>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s"R5'W\U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oxL)Jx\c9A 3、长方形: N5zx# g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6Zfg\T6n 4、长方体 `\GRY @cg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U9jdb9 |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
'4eV (2)体积=长×宽×高 V=abh {.ypZ8JU 5、三角形 ),Hr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__$YQ-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3^5h:O
aT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vdY(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Z<,Hz
+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YdyTt5-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aW9\h_$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WtO@Kf:3GH (2)面积=半径×半径×∏ xjD."q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d:"7Tw2v+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O|~M_Z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i+Ad@) (3)体积=底面积×高 z_Hkw3?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Qyu
QF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OA6Zw/A &4ndi=.#rg LXaq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ae" o|Q >>|47ps3 和差问题的公式 A]ZQ?-L/ (和+差)÷2=大数 kW0ctGFYlf (和-差)÷2=小数 LW k/h1 L7R!, 和倍问题 W8F@nY
和÷(倍数-1)=小数 'KDt%?24 小数×倍数=大数 sR/y| (或者 和-小数=大数) 3aU5rbi|B -fp/3- 差倍问题 t~<HFY*w 差÷(倍数-1)=小数 o`G6! 小数×倍数=大数 ) ]DqK<- (或 小数+差=大数) -ijzo%&qA \
Foo:jON 植树问题 cbl>:ev1h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m^
Epw4eg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_D$1CaAYo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7 QSBL 全长=株距×(株数-1) +;4;~>Y 株距=全长÷(株数-1) m_.9P
Z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X,bhX/h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L/In~'*- 全长=株距×株数 Lp/'-Y_ 株距=全长÷株数 W]XM<# ^^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 fu(E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2_ 1RJ 全长=株距×(株数+1) c\/-*OYr< 株距=全长÷(株数+1) "!CVm{7[ _>ZC;+c?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K+"3He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suE8"v!sk 全长=株距×株数 ;A4j_8\[ 株距=全长÷株数 8 Vf#t!t :zY;eJK m 盈亏问题
i[I&m]N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f@[)*([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Ve${g`7&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Aj80 a,(nf1@5 相遇问题 #<X4RJ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TO.STK`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T$Cw\F&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6lT< l zT T?RN} @D 追及问题 w 62m}5eA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xbs'[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XttT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cQ'x]u_ (H"{r 流水问题 Y% JE}
)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q*94vo-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6eJmbFG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41<ldJ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fefy`J ^VW]Qr! 浓度问题 wE"lk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Bh'!aip k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M
V2$0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xA>(|a\&-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rs. vxOnv8( 利润与折扣问题 (E7"GJ 利润=售出价-成本 <B>hvuCoH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nwS7n1eb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p3Ozfk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pU'${Z~b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9Qez)y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M?DZShkV_ {~w( pAx 长度单位换算 EV-sEl8ki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P&=YLL<W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_>BYUPY 1厘米=10毫米 qM+Ai*q bDudETl 面积单位换算 w]nt_xj 1平方千米=100公顷 v(GnG 1公顷=10000平方米 #%F-Xsk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QO0@Ax\b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dm]g:KWg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fvYer RN|Bk 体(容)积单位换算 Hpa6;eT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u}
)*6 l.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w,up`W7, 1立方分米=1升 mln4Vl(l2M 1立方厘米=1毫升 K\xnQeS<W 1立方米=1000升 WrcmC$ff QT
z
N 重量单位换算
+ K`.ck 1吨=1000 千克 m.!LL]] 1千克=1000克 crOSr/I$ 1千克=1公斤 <VSB!:ew JZ+6)R 人民币单位换算 TGU7o:2 1元=10角 Vr Lp5?Bh 1角=10分
J9OL>!J 1元=100分 zA}JVB QAt]sat 时间单位换算 v*0J6<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nRnI^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d2V\T+=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y
`LF<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A+GRTwj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gq[0_YS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 ;#Y0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4f~sRubK H-nhq-fut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mZc; n.$U a6cU<(WDeh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_|W&tB*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dVV#
H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i V}U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g],]l'7H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m mZ
P;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K C"&3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h Ypj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mB,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k=mLcP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v#d(Kj L)&^Pu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JNE]mg Z,/^lg c,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MgJ5FRQ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l1|*(%p?X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Ook\CK*nKe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q'a]DJ`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CM$&XJzva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MF)2^w}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rk4KAX_[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kZo#Ny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Z`a[\i':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w\0vP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jMCd`Q]K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H?g9v40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q,<l3r In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VcXr!4
M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6rj iZ%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
>Yw/'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st~$JsV1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7:zxnc.V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I\1"E y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Pz[UAJ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9C2pGfEbn}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mdyl;e{0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G[]%1
_QCO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n1GX`K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r]&sXKDc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t> tTU 6 全等 @*~yVV!5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5JG#^)KaX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A,t g268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0
Z6H-Do,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 !8#wn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l)o!&]2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pVDxO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LSJy*yY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
Ok &%-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Z.!<YfA)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maHz3: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04&S.#+(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wr:W}Z@pL 一半 2O@ON/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H ?9Bo!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I4+1P1z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dMr2y`6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tV}.*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jA;b2A]G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g!'
x5#]n 平分线 ezbk@no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y9]7LETv\M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9M'"q7Kh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n0gjcDHQ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R-dv$z0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8sv*X 即a^2+b^2=c^2 fZr{x$]N0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1Az&BZU[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BC{XX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SP<Sv8Okj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k[3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m}a%/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m1jEky(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A6 )=T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7Hv6>z#m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N\&VJc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bLc57j{`9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G!rE&*`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y3C\zyQ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0tL5t7/Gr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i
.U,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fd^x/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Ws1|idAT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Sz<:WY/(x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EPLHw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Gey-8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fDRVnI?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_<jU! R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p(0H6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mvFeo;@f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BeQ'\#q,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sC[#R.eq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Ix,b -C~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sk<S`J,M/_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H_3WxfO 对称中心平分 88X]Uw(+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W`JI/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r>|S4O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1 oKY7i$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X_nbNql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o[n.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Oi& 9FS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xu"-Uj1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tDah@_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1B4FAR&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g\gaQ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S
LeA,T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3BGcDyYE L=(a+b)÷2 S=L×h FN/l/OSb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dc4XX5Z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k$m'ebrS.~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H1%o)'Kut4 /(b+d+…+n)=a/b M E]7e^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l{.PyU5) 比例 >T*BEikC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0@Z+'M? 的应线段成比例 ROfV Y:,M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PPrvVGP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Z'CZO|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ewN|">
WXQ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c1-vGW/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3I)oqS@q'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qGR1$\]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bZgo}`o%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m*HUT V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L\"wz scn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
N
'P?i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zVtTv-DU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dMjeF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Q.7X3A8
比都等于相似比 z1,#ma}.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v(JjvN21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m(:R (K(je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y|w9rp 余角的正弦值 S1)g\Lv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c)N_
"#& 余角的正切值 Ksh[I,+N\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ZVJ6 {DS/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tj00xYY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RrrlfF ms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H|aC(c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0Bp0ScE|FA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zy|>u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7Dl^5q.|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g'T L`=O 的一条直线 'Kkp!eZQ~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e5aHpgR=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I]5){Q"S 111 推论 1 ~H?v L c;>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IcQpbF0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P z'-lo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s/~pr.>-l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CE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x7?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muF&t'k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i$3#/*Y7_L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Us+>vg!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jqj}j2
9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dc~vQDNw[X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Gavt7f 所对的弧也相等 c[X6!_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2Hx*kh2 是直径 G.iQ\'1_h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yB*aG 直角三角形 _X<V`,
p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JReplc 角 5>CeFy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K iXD1Zpz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K6ODtw.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s nxwe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k5bv57@ 线 v,N!cp1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hU
p3$4w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NcwUK\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rVsCJuxI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XPq`;<G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i@WO>+iB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sf'"UnL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pp*MHM)x|q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Wt!;Y,1s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w^HI
lA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wmu0rR 段的比例中项 bOrE8
6v: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qkc,93B3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PIFZ '6gn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I
Gb'ii=A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R6>*n!*D@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wRwx((eb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1=,?s]&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kxk z"fP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X2| Z!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H3d|eO4+W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Bs`='w%7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K)`R?CZ:s 的外切正n边形 oz:J.<j24Z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g?M[(wtc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d3?gh[$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0e]J2>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d/*EuJYin<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JD^5J,-NJ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NQD3=+F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0L"uU3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y U!rEH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yJqDB$0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OEbZs-: :18}$
t
VX|e2Y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hZUS#75M5 n31nORx50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jL4"FTcE]3 >tL"8@z9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l,A\]QDvl a3-b3=(a-b(a2+ab+b2) X,o ]tgg=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e*(
_Cvxp |a-b|≥|a|-|b| -|a|≤a≤|a| F3Da-6T@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a04S&ez
j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_3f/lG?&- {/?{UbU 判别式 em^2\*sxpA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Cx(HsJ!,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WRAv>s9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JPT&!%~ >[T6/#M 三角函数公式 U'5p;j)_ j9RpYz 两角和公式 Sqmjf@o$>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4smW>f:%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Y%]g,mG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e1bV&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6~s{HI! e2;=OoBK 倍角公式 c(?O E'
"Z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l<sWM$ez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1%&?cg9 \B/( H)Cd* 半角公式 rSW{1o'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lYC2i_b#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b^8"EBo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l`0JL7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_Bn8i( ao2o!-?!t 和差化积 k^k1>F}yx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GLV`IkU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li
t^v,9 sinA+sinB=2sin((A+B)/2)cos((A-B)/2 G8^b9xoA+. cosA+cosB=2cos((A+B)/2)sin((A-B)/2) )F'hn+(B|G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Pj8Vl)8~NV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7A<}JaE!, X88I|Z'HIh 某些数列前n项和 )0;O<G] d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Xe/7rhov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flBJO.2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95D(0qv 1*2+2*3+3*4+4*5+5*6+6*7+…+n(n+1)=n(n+1)(n+2)/3 #^i+'Z=L +{)V%"{u: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Y]3t9!\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
gT"# N;m62N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vl%Pg!l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p<@+0Uw2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m0i1uI3 GBd
mT-7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u |$GOSD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 190=\9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H0.&~!,*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P8CIKoKCV l$!NEOK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hE2{m{^A rHjR 4q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t`\l+L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zCwb>v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G
jrN1+9= 9@Z++J.^y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