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令有效期长达七年。 /"q
wC
D]P_tJI
还有消息称中兴可能连安卓操作系统也不能使用,处处是凄风苦雨,步步是悬崖深渊。
4y:pj7h
}KEL{VUX
美国商务部大楼。 %1\MW+
2cnyq$4k
为什么要对一家中国企业下如此重手?因为美国借中兴的人头一用,恐吓其它中国企业,以便在中美贸易战中取得优势。 "W"2Y(
^0x0 rY
但真正目的远不止于此,七年之后,刚好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美帝舞剑,意在何方?不必多言。 #L3heb&9
Un~
}M/
如果中兴落到“黄沙盖脸尸不全”的地步,那就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悲哀,而是国人对几十年的“市场经济,价格规律”学说迷信的悲哀。 vOF"p4 ^ 3
>^fpQG
中兴的悲剧并非来自于市场,而是政治。它被美国商务部盯上的理由是跟伊朗做生意,而伊朗是受美国单方面制裁国家。 V?yTJJ21X
`jI$>{oa
美国与伊朗敌对,是政治问题。中兴在美国市场进行业务活动,就要受美国法律限制,要不接受处罚,要不离开美国市场。 cPx]:sC
+m
gm39
无论是接受处罚,还是离开美国,都不至于企业无法生存,但问题是中兴命门扣在美国手里--芯片 s|cL
mL[
XWuHH;~*L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事件,在网络上变成了一场舆论风暴,美国媒体在欢呼,中国的亲美大V也在欢呼,得意的样子更甚外国媒体。 k'(d$;Jgr
VLL CdZ%
它们仿佛觉得出了口恶气,对中兴各种嘲笑和辱骂,看了真的令人寒彻入骨,骂民企骂出了骂国企的快感。 &"_5?7_N
pbXh}YJ&
要引导的舆论节奏是: 中国实力不行, 中国人的能力不行,中国体制不行,除了投降,你们啥都不用做。 w#
-J ?/m
vJ&g3ky
一个悖论 @.D1_A
V"A*k^}
作为80年代起步的民营企业,中兴恰恰是信奉“市场经济,自由贸易”那一套理论的代表者。当中兴遭遇困难时,骂中兴骂得最凶的,笑得最开心也正是亲西方大V。 f3[/zcm;
tAi
~i;?
悖论是:一家信奉自由市场原理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标杆国家--美国,被政治因素所扼杀。那么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 -g5o+RT@
N*B_or
自造芯片,中兴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它放弃了。它相信只要美国供货商能够提供芯片,业务就会运转下去,中兴也相信美国法律是保护自由交易的。 xE{PsN1 X;
AlVBhR`
但在政治面前,一切如此冰冷,甚至让美国企业受伤害也在所不惜。 L\GjG&Y5
vV( ?A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是否合理?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成立的,而且有利可图。 Z?@oe-mz
WVa
-0;
比如说,张三家需要一辆小汽车,他和老爸老妈,兄弟姐妹,儿子女儿全家一齐动工,画图纸,买材料,做试验,造出了一辆小汽车。 :gwM$2vv
O7})1|>1
李四家也需要一辆小汽车,他掏八万块钱买一辆便宜适用的。李四车到手,开了十年,张三家还在忙,钱却花二三十万。 ktEdbALK
i(hL6DLD
这说明“造不如买”,小车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冰箱,洗衣机,甚至洗发水,都是通过购买来满足生活需要的。 @7}]\}SR
)qq5WShMJ
私企也是如此,私企目的是获利,哪怕不拥有核心技术,只要运营得当,也可以成功。 [?Q
U'[
!e<D2><^
到了国家层面,“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逻辑就不成立了,必须反过来理解。 ^KlW"2:
CO<P$al
国家是政治实体,在一国之内一切事务由这个政治实体来保证运转。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