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6m}#?Ai/@ HtXzMSGo7 pE`BB{[@ 10年过去,“房奴”终于成为一个骄傲的阶级 M,7v}[Tbl d#A.A<p* 2017-04-05 ;ASlsUE\)
我要分享[backcolor=url("] T]0qd^\4w 179 -()CgtSR D VC}; 导读 p!HpqW
在大城市有房还是没房,已经是区分阶层的标志。如今人们喜欢谈论中产阶级,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似乎“有房阶级”更有区分度,它比收入、存款这些指标更能说明问题。 oo/#]a <Nkj)`%5iK i5rAb<q` 4月2日在深圳召开的中国IT领袖峰会,讨论了人工智能话题,据说刚调到河北的原深圳市委书记许勤,专门赶回深圳请互联网大佬吃饭。我对人工智能没什么兴趣,但是却对这次互联网大会莫名其妙的开心,在中国,毕竟还有几个大佬,聚到一起不讨论疯长的房价,而是讨论全人类的未来,这种场面甚至具有某种诗性。
j{nL33T% 是的,大多数诗人,都已经成为房奴或者正在想成为房奴。海子那句名诗“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恐怕要改成“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房子”。这不是什么惊人之语,而是活生生的现实。4月1日,国家有关雄安新区的规划出台,买房客跑得比记者还快,赶在记者之前制造了新闻现场。有朋友晒出的导航地图显示,从北京到雄县已经堵成了红色。有关这个新区的未来,人们还停留在想象中,但它已经转变为“在那里买房”这种最直接的行动了。
g4U%(3,>D 知名物理学家李淼先生最近在某平台发了三篇短文,谈买房的那条阅读超过10万,讨论科学家和演员收入的阅读3000多,而谈自己所写的科幻故事,阅读量只有可怜的1000。大数据或者算法会告诉他多谈房价,但是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却是科幻与物理。大数据没有错,它展示的是读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我们只关心房子,其次才是收入,至于科学,实在是可有可无。
)WD<Q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