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9232阅读
  • 10362回复

找个旮旯、自言自语盖高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136楼 发表于: 2007-01-21
 中国发射导弹击毁自己的气象卫星,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振撼。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议论。这一集收集的反响主要是信息性质的。俄罗斯将军说中国这种导弹是在苏联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镜等指出中国这是突破,美苏都没有从地面发射过灭卫星的导弹。日报指出,去年10月中国已经用激光干扰过美国卫星。德国之声记者编译如下。

  俄新社:中国灭卫导弹是在苏联基础上发展的

  前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合作负责人伊万诺夫将军对俄新社说:“我相信中国人是在苏联的IS-1(卫星猎手)基础上加以现代化后做的试验。”他还表示,他不认为中国在制订侵略计划,他指出美国总统布什关于射落不可辩认的卫星的威胁,指出布什强调的美国在太空的独家统治权,“是美国人挑起太空军备竞争。中国是被迫对此作出反应。”

  明镜在线:中国是突破-美苏都没有造过地面发射的灭卫星导弹

  “用一枚地面发射的导弹来摧毁一个卫星,是特别棘手的事。无论如何,这是去击中一个只有几米大、以几千公里的对地时速飞行的物体。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俄罗斯人和美国人都没有尝试去造这种灭卫星导弹。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建造同样在空间悬浮,而从那里出发可以摧毁敌人卫星的系统。美国人从地面发射的系统至今只能使敌人的卫星暂时瘫痪。……中国的强权示威能够向美国政府的批评者们证明,他们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过分局限于对伊斯兰恐怖主义斗争上是太单一了。…… 中国的试验在政治上完全可能是成功的:美国现在可能会被迫限制他们在空间的行动。这会使中国人得以节省开支巨大的军备竞争,因为这样的竞争即使当时的苏联人也已经输给了美国了。”

  日报:中国已经用激光干扰过美国卫星

  “现在中国在不用核弹头的情况下成功了,尽管用的是过时的技术。实际上未来的反卫星武器是激光,而不是导弹。但在激光方面,北京也在积极行动着:10 月,五角大楼称,中国一束反卫星激光干扰了一个美国卫星。华盛顿的战略家们现在更烦恼了,因为中国在这次成功的试验后在技术上已经有能力射落美国的间谍卫星。……最后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那时的罪人是美国和苏联。”该报还说,美国去年10月还宣布:“空间的自由对美国来说象空中和海上的自由一样重要。华盛顿以此终结了他多年的自我约束:不在空间搞进攻性武器。中国最新的试验在这个背景上做出,如同一个信号:北京接受了这一挑战。”

  莱茵邮报:中国从地面发射导弹摧毁卫星没人做到过

  “中国射落了太空它一颗老气象卫星,而美国人激动起来,好象射落的是它的一颗。美国人的激动是可以理解的。这涉及的不是射落的对象,而是达到这一步的技术能力。中国人从地面发射导弹‘杀死’了卫星。这一点至今没人做到过。这个成就也把至今人们充满爱心照料着的思维方法搅得一团糟。中国人巨快地赶上来了。他们的技术进步也被用在军事上了。这加强了军队的打击力,逼迫邻居们抓紧军备,推动了军备螺旋……中国的示威(对美国来说)是个惊恐,因为它给(美国人)的优势画上了问号。”

  中德意志报:这个巨大国家在技术上早就在摘星揽月

  中国以一个地面发射的击毁了一颗卫星。假如消息能够得到证实,这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其它军事大国做到过的。所以这条消息是相当令人惊讶的。但中国的军事空间野心并不是晴天霹雳:在技术上,这个巨大的国家早就在摘星揽月了。这个走向经济超级大国的国家不公追求着民用的、商业的目标,而也追求自己的安全利益,几乎不让人惊讶。因为,西方或者俄罗斯并非纯粹怀着和平目的在空间梭巡的。空间军备竞争并不是从这个卫星的射毁开始进入高潮的。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37楼 发表于: 2007-01-21
是 回来的还不少呢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38楼 发表于: 2007-01-21
冰块呢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39楼 发表于: 2007-01-21
要破解王小丫与吕成功离婚的主要原因,就必须先了解王小丫与吕成功的婚恋史。

王小丫第一次见到前夫吕成功是在1992年。那一年,王小丫到四川大学经济系进修,她的辅导员老师就是吕成功。那是新同学和辅导老师的第一次见面,铃声一响,一个戴着眼镜的斯文男生走到讲台前,自我介绍说叫吕成功,是这个班的辅导老师。王小丫和同学们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辅导老师如此年轻,甚至比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还小一岁。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40楼 发表于: 2007-01-21
王小丫所在的班是进修班,学员在社会上都有过一些经历,相对来说有一点傲气.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把吕成功放在眼里,王小丫也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自己与学校联系的通讯员,但没过多久发生的一件事把她震住了。一天,王小丫和同学们讨论英文版《金融时报》,大家因为一个金融名词“滞涨”产生了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旁的吕成功这时插上了话。他不但引经据典说出这个名词的出处,还列举了国内国外的金融现象来解释这个词。王小丫和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不禁赞叹这个吕老师还真行!从那以后,王小丫开始有意识地接近吕成功。

很快,一年过去了,王小丫要回凉州老家度暑假,吕成功送她上火车。路上,吕成功没话找话地问王小丫,凉州除了出美女,还有什么别的物产没有?王小丫知道吕成功喜欢喝酒,就告诉他,自己的家乡有一种米酒,别的地方买不到。吕成功一听,忙让小丫返校时捎几瓶回来,小丫答应了。开学后,王小丫遵守承诺,给吕成功带回了两瓶凉州米酒。可吕成功仿佛已经忘了这件事,从没向王小丫提起过,王小丫有点尴尬,只好把酒藏在宿舍里。其实,吕成功是怕王小丫把这件事忘了,担心自讨没趣,才没有提起。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41楼 发表于: 2007-01-21
吕成功对王小丫的喜欢逐渐显露出来。每当王小丫上公共课时,只要吕成功有空,他总会到大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听课。而且,他总是以王小丫的座位为圆心,找自己的位置,在离她前后一两个位置的座位上坐下。年底的圣诞节,吕成功主动送给王小丫一盒巧克力。王小丫借机问他还记不记得托她带米酒的事。就这样,酒放了快半年,吕成功才品尝到。

也就是从那时起,两人拉开了爱的序幕。如同所有大学生一样,他们一起去食堂打饭,在校园散步,看电影,踏青,相处得非常愉快。两人决定,等王小丫毕业后就结婚。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42楼 发表于: 2007-01-21
王小丫毕业后,两人的浪漫之旅也到了终点。在简易的教师楼里,成功娶得美人归。

结婚后,吕成功依然在大学里教书,王小丫当了一名记者。新婚的日子里,吕成功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妻子,甚至规定自己每天逗妻子笑一次。

1995年,四川大学选派青年老师到农村参加科技扶贫,吕成功也在其中。吕成功舍不得与妻子分离,王小丫却很识大体。她劝丈夫,一年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德阳离成都也不是很远,到了周末,自己可以坐车去看他。吕成功到德阳后,每天都要在手机上(经考证,我怀疑是BP机)给妻子留言,或者说个小笑话,或者提醒她加衣服,睡觉时关好门窗。到了周末,王小丫会带上亲手做的拿手菜,坐上火车,赶到德阳和丈夫相会。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变瘦了的吕成功回到了成都。两人一番庆贺之后,吕成功却显得心事重重,几次欲言又止。王小丫追问他怎么了,吕成功吞吞吐吐地说,自己不想在大学里当老师了,想辞职下海做生意。吕成功说,以他现在的经济能力,只能勉强让妻子过上小康的生活,可他更想让妻子过上富足的日子!王小丫忙表示,自己不是特爱钱的女人,钱只要够花就可以了。吕成功知道妻子怕自己不能成功创业,还丢了令人羡慕的职业。他向妻子保证,只要两年,最多三年,自己就能成功,到时一定让小丫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要是失败了,他保证安安心心地和小丫过日子,再不折腾了。在丈夫的坚持下,王小丫点头了。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看该作者 7143楼 发表于: 2007-01-21
1999年,吕成功的事业进入冲刺阶段,他更忙碌了;王小丫的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她来到北京,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临时工,做了一名“北漂”。夫妻俩正式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在北京,王小丫没有住的地方,只能住在地下室。生活的艰辛倒没有什么,对王小丫来说,最痛苦的是对丈夫的思念。有几次,她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准备回到四川去。但一想到自己的梦,她又放弃了。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有成功实现梦想的人,当王小丫看着白岩松这些和自己一样出来闯荡的人欢天喜地地搬出地下室时,那颗不甘的心就在催她进取。

2000年元月,吕成功把自己的公司发展成了集团。在准备庆贺开张的日子,吕成功给王小丫打电话,让她无论如何回成都一趟,以夫人的身份出席庆典。此时,王小丫正要去外地采访,她对吕成功说明了事件的原委。吕成功急了———开张是件大事,作为妻子,怎么能不来!他在电话里和王小丫大声地争执起来,正忙于工作的王小丫解释了一句“事情特殊”后,就关掉了电话。两人的关系渐渐疏离,偶有电话,也就不上几句就无话可说了。再往后,王小丫出名了,整日忙着上节目,对吕成功的关怀也日益减少,心高气傲的吕成功越发生气。两人都是好强的人,有了争执,谁也不肯让步。慢慢地,婚姻亮起了红灯。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