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9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当代年轻女孩不结婚?“政策一变,自己当初精选的男人立马完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把建国后近八十年来国人(特别是女人)的择偶视作“赌博”的观点,确实触及了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不确定性。这种将婚姻比作“赌博”的感受,反映了在剧烈变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未来和伴侣选择的焦虑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复杂的话题:

        1. “政策一变,男人贬值”背后的历史现实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的发展与转型中,某些政策或经济格局的调整,确实可能让一些曾经“吃香”的职业或身份地位发生变化。

        ·计划经济时代: 在改革开放前,“成分”好(如工人、军人)或在体制内有一份稳定工作的男性,在婚姻市场上可能更具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市场经济兴起,敢于下海经商、有经济头脑的男性可能成为新的“绩优股”。

       ·近二十年: 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崛起,创造了新的财富神话,也改变了人们对“成功”和“价值”的衡量标准。

        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时,例如行业整体衰退、政策调整(如“双减”政策对教培行业的影响),曾经依靠这些行业获得高收入的群体可能会面临挑战。从这个角度看,个人的命运确实与时代浪潮紧密相连,当初的选择可能会因为不可预见的变化而面临新的考验。

        2. 超越“赌博”与“贬值”:婚姻的更多维度

         然而,将婚姻完全等同于“赌博”,并将人的价值简化为“增值”或“贬值”,可能会忽略婚姻关系中更核心、更稳定的部分。

       ·婚姻的基础是情感与伙伴关系,而非投资: 健康的婚姻更像是一份共同创业的契约,而不是一场押注未来的赌博。它的基石是爱、信任、尊重和共同的价值观。这些内在的品质不会因为外部政策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贬值”。真正的伴侣是在风浪中同舟共济的舵手,而不是随时可以抛售的“资产”。

       ·“价值”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一个人的价值绝不能仅仅用收入、社会地位等外在指标来衡量。他的责任心、品格、情绪价值、对家庭的付出、以及他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才是维系婚姻长久更重要的“核心资产”。这些才是真正抗风险的“硬通货”。

       ·变化的时代,不变的人性: 政策和经济环境永远在变,但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部分——善良、坚韧、乐观、担当——是相对稳定的。选择一个拥有这些品质的伴侣,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3. 当代的启示:如何做出更稳健的选择?

       在今天,我们或许无法完全预测未来的政策变化,但可以调整自己选择伴侣和经营婚姻的策略:

       ·从看重“现货”到看重“期货”: 与其看重对方当前拥有什么(房子、车子、职位),不如看重他的发展潜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内在品质。一个有能力、有韧性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和政策环境下,都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构建“反脆弱”的婚姻关系: 夫妻双方应共同成长,保持经济的相对独立和能力的多元化,这样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家庭才能更有韧性,而不是一方“贬值”就导致全盘皆输。

       ·重新定义“成功”的婚姻: 一段成功的婚姻,未必是夫妻双方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而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相互支持、彼此陪伴,共同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总结来说, 把择偶或婚姻视作“赌博”的比喻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快速变迁带来的不安全感,这完全是真实且值得理解的感受。然而,或许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比喻来补充:婚姻不是一场押注命运的赌博,而是一次共同远航的冒险。我们无法控制海上的天气(政策与环境),但可以选择一位靠谱的船长(人品与能力),并一起努力打造一艘坚固的船(共同经营),如此方能更好地乘风破浪,共同面对未来的所有不确定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