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651
-
- 注册时间2011-01-13
- 最后登录2023-01-30
- 在线时间3051小时
-
- 发帖49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辛币555
- 威望2897
- 贡献值3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
本帖被 管理员 执行加亮操作(2020-09-27)
—
老井的故事(2) QjIn0MJ)Xm
o5(~nQ 20世纪初,清末民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在艰难困苦中。据老人们说,当年的路春来、路春友兄弟还是幼童,其父亲为了改变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决意要在自家地里挖一口水井,开辟一块水浇地,以改变耕作条件,增加田亩收成,使全家老小能有一个四季温饱的生活。全家人省吃俭用,攒了些钱粮,经过精心筹谋,那一天,梦寐以求的挖井工程终于开始了,许多乡邻都主动前来帮忙。就在一家人满怀希望,期盼着新井涌出甘泉时,挖井工地突然传来噩耗,因挖井突遇塌方,路春来、路春友的父亲不幸遇难。突然降临的塌天大祸,又致其祖父急血攻心,不治而亡。为挖一口水井,为了那一股珍贵的清泉,为了能拥有两亩水浇地,一场突发事故,致其父亲、祖父二人相继亡故,一个三世同堂的美好家庭,只剩下了艰难的孤儿寡母。是鲜血和生命,为村庄的水井开发史著述了一页刻骨铭心地沉重记忆,也刷新了人们对古朴水井深沉厚重蕴涵的认知。一个百年前的故事,彰显着村里先辈们为挖井而坚持不懈、前赴后继、执着坚韧的精神境界。 r3}Q1b& 20世纪50年代,共和国初建,从战争和饥饿中挣扎过来的人们,急切地要改变贫穷困顿的生活状态,在百废待兴的村子里,挖井竟成为了人们突破困境的首选项目。有了水井,农田水利条件就能得到有效改善,种植结构就可以进行优化调整,作物产量就能够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大提升。村里的各个互助合作组织都在凑钱筹物,购砖伐木,投入挖井工程。为了表示对挖井的支持和对挖井人的敬意,村小学校的同学们相互约定,每人从家中寻来一个鸡蛋,集齐后将鸡蛋送到了正在村南挖井的工地上,慰问正在那儿挖井的村民。一颗颗幼稚童心,以一种最纯朴的方式,表述着对一井清水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挖井人的敬意。马俊坡、马瑞其、史小锤当年就在村小学读书,他们都是那次捐蛋慰问活动的参与者。六十多年过去了,就在前些日子,三人同我谈起当年那些挖井的往事,还情不自禁地感慨了一番。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