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兴事件“出现,“契约精神”这词一下子火遍中国自媒体。 @KRia{
_*cKu>,O
吊诡的是,西方舆论反而不大谈论“契约精神”在中美贸易战中所起的作用,反而是一帮中国写手在忙着用“契约精神”指责中国人,并且有意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 {:#c1d2@8
-"EPU]q
话里话外全是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西方人则代表了“契约精神”。至于“契约”一词源自何方?是否读过卢梭的《契约社会论》?是否了解过欧洲历史上撕毁的条约有多少?是否统计过美国践踏过多少主权契约? N;a' `l
"E@A~<RKP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熟练使用“契约精神”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卑贱。卢梭《社会契约论》真正的内涵: fohZ&f|>
z31g"
个人自由与社会枷锁之间的矛盾,“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DzIV5FG
`>GXJ~:D["
1)3'Y2N*
卢梭不厌其烦地论述了契约存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就可自然得出一些结论: JS/~6'uB
07]9VJa
1,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纪律, oB(9{6@N
>abpse
2,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 #O{cplh,
L2c\i
3,既要有人权、又要有法制 c!GJS`/
…… Qxfds`4V9i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LLL;SNY
55ft,a
再解读下去,可能几万字都收不住,因为这需要用辩证法来分析。那么一些人对于“中兴事件”简简单单地拿“契约精神”去攻击,难道不是鹦鹉学舌,矮人看戏? ;9<?~S
A2!pbeG
契约是看得见的,比如合同文本,书面协议,国际条约,而“契约精神”是看不见的,属于抽象的思想范畴。 ,$Cr9R&/
M8IU[Pz4
主权国家之内的私人契约,并非靠某种精神来维系,而是靠法律。 ?Y 5Vje[^
m%nRHT0KAf
主权国家之间的契约,是为了解决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等等纠纷,可以是多边的,也可以是双边的。 ehLn+tg
p|em_!H"SH
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可以与A国企业签订合同,也可以与B企业签订合同。但因为美国的存在,全球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契约之外的因素,那就是强权政治。 i91k0q*di
XQ2YUe]DJ
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订立合同时,最核心条款是“交货和付款”,然后再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条款细化。双方企业都不会将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受到美国政治敌视的国家列入合同条款之中,因为这跟“交货与付款”无关。 TR%8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