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城镇西街村支部副书记 冯胜芝 #@Zz
Bf
“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没有什么豪言壮志,也不要求什么丰功伟绩,我只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平凡的事,虽然没有物质上的回报,那一张张最真实、最温暖、最肯定的笑脸就是我人生价值的所在。” 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就是成功当选西街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冯胜芝。 uwQ{y>SG
当了老家的村官 G?e,Q$
手机铃声一响,冯胜芝赶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起身去接电话。“好、好、别着急,我这就过去。”还没等她出门,母亲便唠叨起来:“你爸刚做了手术,孩子才一周多,我腰间盘突出,每天腰疼不算,还要照顾这一老一小,你倒是整天往外跑,当个村官,家都不要了。”“马上回来。”冯胜芝冲母亲笑了笑就匆忙离开了。 qD
hz|a#
冯胜芝,28岁,河北省辛集市新城镇西街村支部副书记,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像这样的场景,在冯胜芝家里几乎每天都要上演。 kJ>l,AD/
由于常年在外上学,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她,所以即使回到自己的家乡任职,冯胜芝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第一次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的时候,她显得很羞涩,最简单的自我介绍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即便如此,冯胜芝还是得到了村干部和党员们的鼓励和支持。“好不容易上了大学,还不留在外面,怎么又回到村里当什么村官?” “村官是干什么的?跟村干部一样吗?”这是冯胜芝刚到村里听到的最多的话。 }Q`Kg8L
刚回到家乡,一时迷茫的她正在为工作如从下手之时,村里的张海鹏带着大女儿张京找到了她。“闺女在北京工作,这不要结婚啊,北京那边要什么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去派出所问了,人家也不知道是什么,你看看能帮我问问不?”她立马就答应了:“行,我这就去问问,回来直接去你家告诉你就行,在家等着我吧。”到了镇政府,在工作人员的人指引下来到计生办,找到办理业务的张姿同志。说明来由后,并询问了办理需要的条件和要准备的材料,张姿同志做了热情解答。从镇上回来,冯胜芝没歇脚直接去了张海鹏家,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并且第二天一早亲自带着张京去镇上办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X6!u(plVQ
为了积极推进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西街村专门成立了西街村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的门牌醒目地挂在门口。自冯胜芝上任的那天起,便当起了“站长”。“闺女,我听村里人说咱这成立了便民服务站,你在这给人们帮忙,我就过来看看。”王书秀老人是冯“站长”接待的第15个群众。“嬷嬷,有什么事吗?”冯胜芝赶忙迎上前。“我14年底在咱镇上社保所办了城镇合作医疗,当时也没有给我报销用的医疗本,说是要办成卡了,这都大半年过去了,我去问过好几次了都说卡还没有办下来,你说我这都这么大岁数了,要是生病住院,拿什么报销啊?”冯胜芝安抚老人后,就直接去了社保所,找到主管领导张春燕同志了解情况。“嬷嬷,我给你问了,社保卡办理是慢了点,再过两个月就下来了,不过不耽误您报销。您上次办理城合的时候人家不是给您开了一张收据吗,报销的时候出示收据就行。”冯胜芝来到王书秀家里耐心的把情况说给老人听。 Vfp{7I$#6"
冯胜芝协助镇政府、村委会解决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当党和政府民生政策宣传员、民生状况信息员、民生诉求代办员。大到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兑现,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方面的咨询,小到种子、农药、农机具等农用物资的购买、领取、发放,以及各种证件的办理,切实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自2013年10月在西街村任职以来,经冯胜芝代办的事项多大500余件,为群众提供农业政策信息、致富信息、法律咨询等100余条。 *FR
Eh@R
当选了副书记 u7f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