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发诏宣布停战。 JVFn=Mw
m49
GCo k+
'q8T*|/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noC]&4b
egxh
E=3<F_3W
1945年10月,同盟国向日本提出索赔要求,总计金额540亿美元,但在赔款分配比例上,各国意见不一。赔偿议题搁置。 <l(LQmM;
)VID
;l;4
1p<m>s=D=e
1951年7月12日,美公布了对日和约草案,从而把一度搁置的问题再次提上日程。 B_anO{3$4
Tz]t.]!&E
vZmM=hW ~
1951年9月12日,台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台当局愿意以旧金山和约为蓝本与日本签订双边和约。 e-ILUzT
(qnzz!s
(u+3{Eb
1951年10月25日,蒋代表董显光拜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冈崎胜男,冈崎表示,不准备与台湾方面缔约。 t0d1??G
5vxJ|Hse@
lW1Al>dW<
1951年11月5日,白宫表示,坚决反对日本与中共拉笼关系之任何企图。12月10日,派杜勒斯作为特使赴日,以促成日蒋和约而对吉田政府施加压力。 lphQZ{8
fn(KmuNA
a1_7plg
1951年12月24日,吉田表示不承认共产中国,愿与台湾缔结和约。 |[;9$Vn
OW\r }
+HQX]t:Y
1952年1月30日,日本委任河田烈为首席全权代表赴台,与国民党政府外长叶公超进行双边谈判。 gh|TlvnA
lO9ML-8C1
m@R!o
1952年2月30日谈判正式开始。台湾方面自恃有美撑腰,认为只要美国以不批准旧金山和约相威胁,便不难最终迫使日本就范,因而在谈判中据理力争,态度甚为坚决。对中方草案只作细节修改,重大原则毫不让步。 5\V>Sj(
9H$#c_zrq
f+j\,LJ
3月下旬,风云突变,美国先于3月20日,操纵国会以66票对10票批准了旧金山和约,后于4月16日宣布旧金山和约将于4月28日生效。美国的行径对台湾当局来说不啻于背后一刀。因为美国国会承认旧金山和约,使台湾在对日谈判中失掉了最有力的王牌;同时,美国限定了和约生效时间等于给了日本有力支持。因为一旦和约正式生效,日本解脱了战败国的束缚,恢复了主权,在对华缔约问题上将更为主动,这对台湾来讲极为不利。在这种形势逆转的情势下,蒋政府为了赶在旧金山和约生效前与日本达成和约,被迫在赔偿问题上作出全面让步,于3月25日决定放弃全部赔偿。仅在条约草案中列入下述文字:“日本承认其赔偿之义务,我方亦承认日本无力作出全部赔偿,为此……我方宣布放弃以劳务进行赔偿之要求。” oEd+
Dx/BxqG6}_
?`
,<l#sj
1952年4月12日,台湾当局答应了日本的要求。但蒋、日和约的最后签字直到4月28日下午3时才告完成,此时距旧金山和约生效仅仅还剩7个小时。 (\>3FwFHW|
>fPa>[_1
(V)nHF*<>
1952年4月28日,蒋日和约签字。 htj:Z:C`
/\hybx'
hMh8)S
1952年5月5日,周恩来代表大陆政府发表声明:“对于美国所宣布生效的非法的单独对日和约,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对于公开侮辱并敌视中国人民的吉田蒋介石和约,是坚决反对的”。 MJd!J]E6
Ro`9Ibqr
UYn5Pix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 yf*^Y74
%Iw6oG
$rv&!/}]e
1972年6月17日,佐藤荣作内阁下台,7月7日,田中角荣内阁登场。田中在就职当天表达了要与中国恢复邦交的愿望。 <<W
{nSm#
;z/Z(7<;;
T$)&8"Xya
1972年7月9日,周恩来做出回应,在欢迎也门政府代表团的宴会上说:“田中内阁7日成立,在外交方面声明要加紧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值得欢迎的。” (PE x<r1
+Fp8cT=1
8hZ+[E}
1972年7月25日,斡旋人、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周出示了关于日中联合声明的原始方案,近乎是后期日中联合声明的雏形。草案第七条这样写着:“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对日本国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 #!l\.:h%
@-Tt<pl'L
V<Q''%k
1972年9月26日,田中访华。日方代表高岛声称,根据1952年日本与台湾缔结的和约,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已经解决,因而不存在中国放弃什么赔偿权利的问题。 ,&rlt+wE
7,ysixY
;"$Wfy
1972年9月27日,周恩来会见田中,以严厉的口气谴责了日本的行为。他说:“听了今天上午外长会谈的汇报。高岛条约局长是破坏日中邦交正常化来的吧。日中邦交正常化是个政治问题,不是法律问题。高岛局长是搞讼棍那一套嘛!我不认为高岛局长的意见是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的本意。”同时周对中日赔偿问题再次重申不承认台湾的允诺,指出:“当时蒋介石已逃到台湾,他是在缔结旧金山和约后才签订日台条约,表示所谓放弃赔偿要求的。那时他已不能代表全中国,是慷他人之慨。遭受战争损失的主要是在大陆上。我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偿负担而受苦,所以放弃了赔偿的要求。”“毛主席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款,我向日本朋友传达,而你们的条约局长高岛先生反过来不领情,说蒋介石已说过不要赔款,这个话是对我们的侮辱,我们绝对不能接受。我们经过50年革命,蒋介石早已被中国人民所推翻。高岛先生的说话不符合你们两位的精神。” 9^,MC&eb
E4GtJ`{X
qI"Xh"
c?
1972年9月28日,中日联合声明起草小组再次开会,高岛对自己上次的言行表示道歉,声言日本国民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要求深为感动。中方同意将声明中有关赔偿的“权利”一词换为“要求”。 Ds?
@LE|
bf|s=,D
}9<pLk
1972年9月29日上午10时20分,中日两国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声明第七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Jw)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