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2:qn?T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4 {3<
`
|0aGX]Y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97SG;
,6
08E ,U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fG`xZ~
5%(xZ
6
张玉琢 jh.e&6
B?<Z
(d7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1"HSM=p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OL$^7F
B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sh8(+hg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fsVr<m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T1~,.(#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J&aN1Hgt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u=p-]?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bR?
$a+a)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kn7Qv
k[+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vke]VXU9z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e!*%U=[Q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d`4@aoM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m3iB`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rwepe 5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Ng HH]]O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FuZLE%gP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ZlsdO.G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gT4H?
#UB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m@w p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vD4<G{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XJ-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d9uT*5f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O]J
a-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9w,u4q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 =^Al;W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Ry iS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d9q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4\EvJg@Z.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o[CjRQY]P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1'g{tP"d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I~I$/j]e`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AA0zt N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a
'[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o?0A6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96#}7N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dQ!7*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nXF|AeAco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QCk(qlN'h9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z6Jfu:_N!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Z8 _QKw>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H!ISQ8{V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x<e-%HB*-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L6*#!Dt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TWX,#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X~Vr}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_7 9 ?,U]
$8,/[V
A
Y=N; Bj
———————————————————————————————————————————————————— 'P?DZE
<E&"]
中国出版 f Tc,"{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k34!*(`q
《中国出版》 H)&pay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qfzT8-Y
2011 年5 月上18 Z8Il3b*)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db.E-@W.OI
T~'9p`IW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s|=.L&"
vdN0YCXG
文/ 张吉响 =D~RIt/D
66~]7w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C:d$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hFWK^]~ a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NLLlEE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Lg4I6 G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jo8;S?+<|?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BHBMMjY5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h 66X746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_GFixi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8qsE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4FgY!k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GCEq3
^/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mTc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T8$NZA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r
=ds'n"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 g)G!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w~(x*R}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5&*B2ZBzH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VpMPTEZ*L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6M758K6v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b/Z0{38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zE NlL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Z'sO9Sg8>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gLr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8HZ1m#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ZyWU f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5Pl~du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w Db,*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O6pL )6d
相对较弱。 Y4|g^>{<ni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nob^
I5?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uua1_#a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fd Nxc8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j?n:"@!G/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F)y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o)U9<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5U/1Z
{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Q-GnNT7MB3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f~D>
*<L4-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hq^@t6!C\m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NTtRz(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pJ 1Q~tI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ao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8Q
Gj:3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S*1Km&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Pl[y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NCM&6<_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X K5qE"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Kcyag4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
A !;`G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D;0xROW8{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t7p`A8&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v:sK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I`ru:iG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rpT{0>5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Q =EI%_tv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UMJ>6Ko8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9v<Sng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j\SW~}d9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 <ZkJR3B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cAE.I$T(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gTC1bvB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Y)I8(g}0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e
r;3TG~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8HLcDS#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h}U\2$5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7E9h!<5v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g@e=m7Q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1F^=C.w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zz4A,XrD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H19CVc\B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pD']=d}t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k98}Jx7J)"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Bu$GC SrX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k(;c<Z{?1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K6(`J3Y"^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f,('0p->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o=
%Fh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XHlx89v7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Jx,.|Bf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w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E*Q><UU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Y(]&j`%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RZ[r XV5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kjjq~l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e
~@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Xs=Lvmq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SdfrLdi}Y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v6dB {%Qu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1+^L,-k!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GBZx@B[TY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XT<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vfV;+3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k'BLos
1W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0F<O \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9R"bo*RIS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f9FsZD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ZC1U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fxQN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iM Xl}3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7cF_Zvve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M9@#W"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kE".v|@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M#qZ0JT4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 6'ji,`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S.2p*Vd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gi7As$+E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P~0d'Oi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n8M/Y}mH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O>Nop5#o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F%6`D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kgz2/,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imtW[ y+4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6
"F.\O@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ml|cb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Iv0<oU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zSYWNmj&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URW'*\Xjb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iD|"} }01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Wq`qF(;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PaEsz$mgy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qu[x=LZ_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t
_Q/v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diV;d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x=qACoq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U jC$Mi`O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jBEt!Azur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BV&}(9z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XRI1/2YA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LTY@}o]\U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kl| KFdA;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1px:(8]{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o 7uZC\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400N
+MK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E$FXs~a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T]nZ3EZ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oh'rm3'8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3X{=*wvt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NVk>ENL4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MQQ!@I`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T!hU37g h?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PrR30: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2f]9I1{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r\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2I'\o7Y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9b !+kJD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Wv"[,5
Z13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cv,Tz[Q>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Z7oPq6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j5^Zb&0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0n_Cuh\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V&_5q`L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O4&/g-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I@ch 5vl4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IjDG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PS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HWmah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u+zq:2)H6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mLO{~ruu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HPT9B?^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w>X33Ff]8@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MQf2|--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AO'B
p5:Q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A;h0BQm/j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PF*L~z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Fa9]!bW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Uc}L/ax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UJ)\E
^Hp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mhM=$AIq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t9PS5O ;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q5[%B K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OZ_'&CZ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a0\H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R) Km`t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ge{KB;*n#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S&V5zB""n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r! 5C3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d)>pH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 vge@bsE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Z\{WBUR;4t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79a{Zwdd9j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XTyn[n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KTk%Np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8*)zoT*A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 x A*_^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G"b)"Qum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B{|P}fN5}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T.HI
$(d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57*=]0M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EG0NikT?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QkV6i7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
GJ"##<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5
Z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j*$GP'Df3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u9>.x
zYG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P(Z{9 u%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wxs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Z/#i4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q]5"V>D \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wCee G,<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FI~)ZhE)]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B9=R$Pi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QHsS|\u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a7q-*%+d5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jjz<V(Sk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A';xH&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v^[Ny0cM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k-T_,1l{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KIa+&vJW@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nx^=4*yk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0ldde&!p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Xt8;Pl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g?i_10Xlp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1(!!EcU_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gzP(LfI5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Uz H)fB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N`grr{*_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gW6lMyiLb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g=[ F W@z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bs]ret$?(q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qrNW\ME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i<1w*yu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9
q7
)n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y3$'
gu|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S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x x<\8Qr_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x-~>$:"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5D]%E?ag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7s5?^^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7E{8!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F|OJ@M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9GkG'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NZj : N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s iv
KXd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M ix*NCf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4DK*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Qkk~{OuC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5<a)SP 0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H\6wJ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J
C1T033 r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z0HCmj9T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o&?Tz*"l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mw`%xID*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NeHR%a2~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8R:H{)o~s}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q/K&'0`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 /]8C&u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G+'MTC_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X>3C"]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K ,rVTU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a2
aEXF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X)E3V/*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ygUvO3Z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Z[AJat@H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0'|#Hi7@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E] t:_v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H&a_s/{Nb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J(M0t~RZ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Ul*Nsw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D,+v!wG9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akBR"y:~:H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4FS.0*_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rEdr8qw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PQvq$|q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Cz?N[dhh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3VA8K@QiRm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60teD>Eh,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S5v>WI^0h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kzns:-a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cWp
n/.a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BaiC;&(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0} liK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uiE9#G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KL.{)bi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v>)[NAY9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h:#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rG Rdb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8o4<F%ot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Ua V9T:)x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F!`.y7hY@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Nf0b?jn-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YIfPE{,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V uJth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n1uJQt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CRy>hfV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F>n<;<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BV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Si*Pi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vo uQ.utl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E?1bc{\f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5[wP)K@
%Mbj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