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035阅读
  • 25回复

[寻找老乡]辛集历史,北京市有辛集籍人口四五十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09-19
辛集历史
辛集市是座历史名城,从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县到唐天宝十五年(756)改鹿城县为束鹿县,1986年3月改束鹿县为辛集市,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这里也是座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从公元1999年上溯至明清这600多年中,辛集人在这漫长的历史沉浮中,一直固守着反映自身特殊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即浓厚的商品经营意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辛集人民的最大财富。古镇辛集,自明清以来就是中国皮革的集散地和商埠重镇。“河北一集”享誉大江南北。由于丰厚的文化积淀,辛集近代名人辈出,如30年代初即享誉文坛的作家老向,西安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赵望云,著名作家方纪等等。“金束鹿”的“金”字显示的是辛集历史上曾富可敌国、富甲京畿的辉煌。民国时期,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奉天、哈尔宾、汉口等大城市为辛集皮业服务的银号有上百家。据查,建国50年,辛集共上缴国家财政收入10.6亿元,约占全石家庄市17个县市财政总上缴额的三分之一。
  “民以食为天”。50年间,我市人均占有粮食由146公斤增加到88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50元增加到3354元。只用了50年,我们解决了数千年没有解决的粮食问题,温饱问题,开始向富裕、现代社会迈进。
  50年中的后20年,是辛集市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革故鼎新的全盛时期,真正推动这20年高度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粮食总产由1977年的14.6万吨增加到54.38万吨;民营经济“春风吹又生”,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3%,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皮革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辛集市三分天下有其一。
  辛集不*山,不*水,也无主要矿产资源。就在改革开放时期,辛集这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的沃土,生长出大量的优秀企业和驰名产品,如辛集枸杞、王口烟花、辛集中学、皮都商城、世界最大的钡盐生产基地等。据推算,北京市有辛集籍人口四五十万。他们大部分因读书、经商定居首都,这说明辛集市外还有一个“辛集市”。
[ 此贴被金城酷少在2005-09-19 22:00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2-14
辛集不止2200年历史吧?你说的是从汉朝起,汉朝以前呢?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2-14
辛集就是束鹿,就是我的家乡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2-10
我看悬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2-09
再过几年新集要规划到北京
成立辛集区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5-12-20
怪不得,每天都有六七辆长途汽车,还有火车到辛集,不管什么时候上车回家都那么多人。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嫁于东风春不管,叹今生谁舍谁收。
wsy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5-11-30
差不多,没有又差不多,不过是有好多不认辛集了,唉。。。。。。。
生咱养咱的那片土地怎么能不认呢!唉。。。忘本啊。。。
没有那片水那片土那老祖宗那来的你呀!。。忘本啊。后人切记切记呀。。。。。。。。。
wsy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5-11-30
w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