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痴迷摄影四十年
杨韵涛发表于 2008-04-10 18:18
痴迷摄影四十年
我自上初中时开始,就受高我一年级,同是学校美术组的宋的影响,迷上了摄影,这一迷,就迷了四十多年,至今仍痴心不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照相机是非常稀罕的东西,玩相机则是十分奢侈的事。我家靠当工人的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而宋比我家更穷。根本就不敢有买相机的念头。没有相机,只能靠死皮赖脸找很少有相机的干部子弟去借。能借到的也只有上海牌折叠相机,调焦凭估计,以腿丈量距离,自那时练就了迈一大步一米的功夫。
好不容易借到了相机,买五角钱一卷的简装胶卷,找用过的轴和黑纸皮,在被窝里卷好。为了节省胶卷,翻过暗箱两边的遮板,一卷拍十六张,因为这些都来之不易,对所拍的每一个镜头都非常认真和用心。
为了省钱,我们自制了曝光箱,买厂家用相纸边角裁成小张的简装相纸。自己冲卷,晒片。我俩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很快,不仅能拍好阳光下静止的人和物,还掌握了在各种条件下的抓拍技术。在那个时代,我俩常被人羡慕,我俩也为此而沾沾自喜。只是相机不能经常借到手,且买胶卷,相纸的钱也很困难。能玩一天相机,就像过年一样,白天用心拍一天,晚上认真冲洗,晒印,忙个不亦乐乎,但高兴得很。
就这样的日子也没能保持多久,“文革”动乱开始,玩相机属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要遭批判。接着,1968年,我从石家庄下乡到束鹿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城市里相机就不多,别说农村了。这里除了县城唯一的照相馆,全县就很难找到一台相机了。我在地处偏僻的农村就无缘看到和摸到相机了。
林彪死后的1972年,“文革”的疯狂稍有收敛,各职能部门开始谨慎地恢复了一些工作。因为我有美术特长,被河北省卫生局借去,在省卫生科研所为编辑《河北中草药》一书画植物图谱。这个班子是临时凑起来的,其中除卫生系统的人,还请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河北师范大学植物系的教授,省商业系统的专务人员和从农村、工厂找来的美术特长的人。
为画鲜活的药用植物,我们跑遍了河北省境内的高山大川和原始森林等人烟罕至的地方,壮丽的山河让人心旌荡漾,没遭破坏的自然状态让人心旷神怡。这对我们这些美术爱好者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多想把这美不胜收的景色留下来啊。但那时这个省级科研单位也只有一台上海4型相机,负责人像保护眼珠子一样,把相机抱在怀里,别人难得一动。再说那时人们也没有买胶卷的钱啊!
后来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被分成两个组分头外出。我和掌握相机的人分开了,连拍个留影的机会也没了。我们这个组每到一个地方就厚着脸皮找当地对口单位借相机。
那时的基层单位几乎都没有相机,往往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只有在承德,我们向地区卫生局提出想在各名胜处留个影,请他们想办法借台相机。不知他们从哪里弄来一台135相机,很小巧,构造也特殊。我们琢磨了半宿,连后盖都没能打开,送相机的人也不知怎么弄。我们羞于面子,借口135底片太小,不如120的底片可直接印片,请他们换台120。过了一段时间,终于给我们借来一台实禄莱,构造于用法与海鸥4型基本一样,我们很高兴,但装上胶卷还是不能用。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又研究了半宿,还是我试着将胶卷从暗箱里那根横轴下穿过才得以使用。现在想起来,那台135相机很可能是莱卡或其仿制品,很高级的相机,都怪我们那时孤陋寡闻,摆弄不了。
多少年过去了,想当年我们没相机时想相机,借了相机又不会用,那抓耳挠腮的样子,实在可笑又可怜。
1975年,我被铁路系统选调,被分配到太行山深处的井陉车务段,业余从事美术、宣传工作。为加大宣传力度,有些活动用照片的宣传效果更好,但单位没相机,又得恬着脸去借。好在铁路系统有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回国的职工,他们出国一年省吃俭用,能带回几件在国内买不到,也买不起的日本收音机,瑞士手表和国产自行车,也有极少的人买回海鸥相机。想起来真可笑,国产自行车和相机被国人从万里之遥的非洲买了回来。问他们为什么买国产的,他们说,在非洲,只有国产的最便宜。
我常为公事凭私人面子借私人的相机,那些人对自已的相机都很珍重,能借给我相机的那人更是如此,他为保护镜头,在镜头前加了块中黄滤色镜,并反复叮嘱不许摘下来。为以还好借,我只能用加了中黄滤色镜的相机拍照片,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我这个全段唯一会照像的人,拍出的照片经常遭到人们的指责。
打倒“四人帮”后,各种政策稍有松动,单位在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经过变通,终于买了台海鸥4A归我使用。我用它拍了一些我和大家还都满意的照片。正在我拍得起劲时,我因两地分居,家庭生活困难,多年要求调转的请求被批准了。只得恋恋不舍地交还了用了时间不长的相机。
我调回离家三十里,也是离家最近的束鹿火车站,是地处县城的小站,属衡水车务段所辖,全段也没有相机,要拍照片,也只能又诞着脸皮借了。十几年间,我借
下一页 (1/2)
回帖(18):
18楼:敬佩!
17楼:
16楼:[

全部回帖(1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